課程介紹
《傳統戲曲與表演藝術》這門課程,以戲曲與表演的方式,開發同學們藝術肢體動能及創藝思考與想像的開發,分為兩類:1個人創作(藝術指尖創作)、2團隊創作(海報與PPT:訪查及表演組)等兩類,藉由探討台南在地人文、景觀、建築、歷史、街景等相關空間場域,以敘事故事的創作,傳遞出我們對這片土地集人事物地景的關愛與省思,並感受我們所處充滿藝術與綺麗的人生。
一、傳統戲曲與藝術(引領自我藝術創作思考)
-
學會觀賞理解
-
運用肢體動能
-
創藝思考想像
-
進行自然藝術創作
二、從自我在地歷史人文出發(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
-
知事官邸參訪與導覽
-
大航海與國姓爺解說
-
進行對台南訪查與關照
三、團隊實務創作(分為表演組與訪查組)
-
表演部分以不同類型發揮多元創作
-
訪查部分以台南在地人事物地景觀察進行創作
-
建立學生彼此團隊的合作與認識
課程目標
敘事歷程,從心出發
以在地人文故事的課堂設計
課程設計
傳統戲曲與表演藝術以戲曲與表演的虛實與想像等方式,帶領同學們藝術肢體動能及創藝與思考的開發,藉由自然環境探討台南在地人文、景觀、建築、歷史、街景等相關空間場域,的創作,藉由自然植物藝術創作傳遞出我們對這片土地所有的人事物地景進行關愛與省思,藉由敘事與故事。
分為兩類:
個人創作與團隊創作(訪查及表演組)等兩類
1.個人創作:藝術指尖創作
藉由自然環境挖掘自身心靈的故事。
2.團隊創作(訪查及表演組創):海報與PPT
觀照我們身處的台南訪查與多元表演藝術形式創作。
學生作品 — 藝術創作 指尖敘事



















學生作品 — 以關懷台南在地人文歷史出發

小組成員: 歷史 112 林芊彤 歷史 112 許培凌 光電 112 傅瀚陞 物理 113 吳欣祐 藥學 115 曾弘毅 作品說明: 台灣的故事,跳脫漢人史觀,體現民族大義人性純良以及戰爭悲劇。

環工 109 邱昱崴 作品說明: 藉郭懷一事件,描述先民開墾臺灣的辛酸血淚、漢人和原住民的互惠合作和民族衝突,並從此追憶三百餘年前的臺灣史。

小組成員: 建築 113 李思誼 建築 113 徐畹寍 作品說明: 林百貨的線上風華,結合建築系的專業,透過網路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林百貨的歷史背景以及其藝術價值。

小組成員: 經濟 112 馬培甄 政治 112 陳怡妙 作品說明: 台南火車站後站之使用評估調查,藉由問卷調查讓成大人了解平常不知道後站。

小組成員: 電機 112 吳泓修 建築 113 陳渝薪 作品說明: 府城匾額工藝的介紹以及府城四大名匾。

小組成員: 航太 112 徐義勝 機械 113 江振愷 作品說明: 介紹成大人的精神象徵-榕園的前世今生。

小組成員: 化工 113 邱慶維 化工 113 黃威翰 作品說明: 榕王、武聖廟與十二佃人的羈絆,探訪府城外的鹽分地帶人文自然地景。

小組成員: 生科 113 王楷宇 化工 112 張旭華 作品說明: 地藏王菩薩的新家(透過簡報不確定是否為南鐵東移受影響的地藏王)。

小組成員: 法律 113 莊溢凱 政治 112 于涵宸 作品說明: 尋找台南知名古蹟內數量眾多且具特色的植物來介紹。